服务热线

18650784361
网站导航
光纤测温
首页 > 产品展示 > 光纤测温

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东北地区

时间: 2024-02-18 23:54:19 |   作者: 上海五星体育直播官网

简要描述:

目前,我国在传感器研发、设计、代工生产、封装测试、应用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前面,感知芯视界已经梳

详细介绍

  目前,我国在传感器研发、设计、代工生产、封装测试、应用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前面,感知芯视界已经梳理过中国多地传感器产业发展,这次本文将聚焦东北地区。从企业分布来看,东北地区传感器产业主要以沈阳、哈尔滨、长春为主。本文将对这三地的传感器产业集聚、重点企业和机构介绍、创新平台和人才等方面做介绍。

  作为辽宁省省会,沈阳中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基础实力丰沛雄厚,相继培育出了石化、汽车制造等多个支柱产业。

  近年来,为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沈阳积极出台了《沈阳市“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沈阳城市振兴发展的策略规划》等重要文件和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把沈阳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创新制造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城市。去年10月,沈阳启动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建设。

  2021年10月17日,中德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核心板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真正开始启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地处中德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核心板块。

  据公开报道获悉,下一步,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将充分依托沈阳市在传感器技术、研发、生产、检验测试方面的优势,以共性技术平台+创新孵化+产业链聚集为定位,紧扣未来战略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发展,为产业创新提供科技支撑的高水平创新载体,孵化高质量创新团队,形成产业链企业的紧耦合式集聚,打造新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形成国际一流智能传感产业链,形成智能传感产业生态集聚,助力铁西高质量创新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已初步形成并正在推进包括中航光电、汉科半导体、贺利氏特种光源、贺利氏信越石英、贺利氏电测骑士、中光电子为代表的传感器产业聚集。

  根据国家计委“计科技[1995]1779号”文件,依托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于1995年真正开始启动建设,2002年12月20日经国家计委批复正式挂牌成立。传感器国家工程中心是以提高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增强传感器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发展为目标的研究开发实体,是国家传感器产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研究力、热、光、磁及声学、生物与生命科学、电化学、图像等传感器技术,是涵盖科学技术研发、科技产业和科技服务多领域、多层面、多元化的传感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始建于1961年5月5日的国家级科研院所,1999年7月1日转制为企业。专注于高端仪器仪表和智能装备两大技术领域。重点研究仪表核心器件传感器和敏感芯片,已形成芯片、传感器、弹性元件、光学元件、智能仪器仪表、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仪表成套系统等一条完整的仪器仪表产业链。

  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和高端制造光电连接器及组件、传感器及组件、系统集成互连产品的科研、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是一家由英国和新加坡联合投资的外资企业,主要生产半导体工业及航空工业用特种陶瓷、石英与金属材料制品,在半导体陶瓷的研发及生产方面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

  成立于1992年8月,主要是做光半导体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塑料制品、自动化设备及其零配件、模具及其配件的开发、设计、制造与销售。出口产品品种类型有发光素子、受光素子、透过型光电开关、反射型光电开关、分离型光电开关、光学编码器、红外接收头、测距传感器、光电耦合器、直流伺服电机、光电开关外壳、LED阵列等,产品多以客户定制品为主,远销海外。

  贺利氏特种光源是德国贺利氏控股集团下设的管理集团之一,总部在德国哈瑙市,是一家专门干特种光源研究和制造的企业。贺利氏特种光源的产品有红外辐射器、紫外杀菌灯、紫外固化灯、氘灯、日光浴灯、激光灯等,这一些产品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塑料、玻璃加工、印刷工业、造纸、纺织、电子、环保、食品、水处理、分析、制药和激光等领域。

  是一家以MEMS传感器设计及制造生产为核心的高科技中美合资企业,总部在辽宁省沈抚新区,系罕王集团控股子公司。罕王微电子2016年收购美信旗下MEMS传感器业务,2018年建成国内首条8英寸纯MEMS规模化量产线,工艺能力涵盖MEMS芯片生产全流程,设计晶圆产能36万片/年。生产传感器包括:陀螺仪、IMU惯性测量单元、射频RF-MEMS及加速度、温度、湿度、压力、应力传感器等。

  是一家以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大致上可以分为军品和民品两大类,其现在研发的智能集成油液传感器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能即时检测油质的水分、粘度、密度、磨粒等,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关注。

  龙头企业众多,应用场景丰富——汇集了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华晨汽车、沈阳机床、新松机器人、东软集团、金德管业、远大铝业 蓝英装备、沈阳化工等重点企业。

  高等院校是科学技术创新资源的重要组成,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核心研发创新要素之一。根据2021年高校名单,沈阳目前共有各类高等院校46所,共有普通本科院校27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19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8所);职业院校19所(公办职业专科院校17所,民办职业专科院校2所)。

  在人才引进方面,2021年8月1日,沈阳出台了《“创新沈阳”人才新政3.0版》。在既有的政策基础上升级提质,形成了涵盖人才引进、培养、实用、创新、创业、服务、保障等全周期的政策体系,进一步释放了人才聚集的“虹吸效应”。

  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是全国最早发展敏感技术和传感器的少数地区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哈尔滨就在全国最早研制出气敏元件和传感器,后来又相继开发出磁敏力敏元件以及气体报警器等应用产品成为全国敏感技术和传感器产业的重要基地。

  黑龙江省对传感器产业发展不断重视,3月22日,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规划出炉,其中提出构建集成电路、传感器等10大产业链。

  49所是世界五百强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的国家级一类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专门从事敏感元件、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探讨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型专业研究机构,是国家军用传感器的综合保障中心,现已形成由哈尔滨松北所区、南岗所区和北京光机电产业基地分布组成的,集基础研究、产品研制、产业开发为一体的“两地三处”发展格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多个院、系所从事与传感器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其中,微电子系MEMS中心是规模较大研究水平较高、在行业内较有影响的一个专业研究机构。该中心具有很强的集成传感器芯片设计能力在全国具有一马当先的优势尤其在集成传感器领域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该中心研制的加速度、微声微振动传感器等不仅自身已实现了集成化,而且实现了多传感器、多功能集成其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黑龙江大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在国内最早开发出硅磁敏器件,曾获国家科技大会奖励。他们在90年代发明的深槽刻蚀技术,曾对我国集成电路的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黑龙江大学敏感技术研究所在磁敏传感器领域研究方面仍居国内先进水平。

  哈尔滨理工大学也有一支独特的传感器研究队伍。在雷清泉院士的亲自领导下,他们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成功“高分子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因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1年)从材料制备到设计加工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海洋磁传感器和探测”团队瞄准水下目标多传感探测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全方面开展基础磁材料、磁传感器研制、水下信息感知和处理等技术探讨研究,已形成了小型化、低功耗海洋磁力仪及应用领域能力。

  龙头企业众多,应用场景丰富——汇集了中国一重、哈电集团、中车齐车集团、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在黑土地上茁壮生长。他们当中有企业曾创造出诸多“中国第一”,研发出多个打破国外垄断、被称为“国之重器”的产品。

  “创”无止境,积厚成势。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28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217家、技术创新中心72家、院士工作站16家。“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科技奖54项、省科技奖1120项,哈工大刘永坦院士荣获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黑龙江省全省共有81所高校,分布在13个地市,从上表看到,哈尔滨市高校数量达到51个,占比接近全省的70%,哈尔滨市无论是高校数量和质量,都在全省一骑绝尘。

  此外,据梳理发现,哈尔滨还加大力度鼓励人才来哈就业创业,大力培育创新型市场主体,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专项,构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链条,促进创新型市场主体加速涌现,不断壮大创新发展新动能。

  长春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光学事业的基地和培养光学人才的摇篮。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王大珩院士,亲自创建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光机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前身),为我国光学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经过多年的积淀,如今长春在光学领域拥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人才、科技、创新优势,尤其在光传感器细致划分领域,长春更是当仁不让国内龙头和产业基地。

  近期,《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规划明确5大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方向,重点提到加快智能感知控制芯片研发、做强图像传感等特色芯片制造、加强汽车传感器等高端电子器件开发制造能力等。

  为更好地发挥传感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抢占市场制高点,2019年,吉林省企业联合会在省工信厅的指导下,谋划提出建设长春(国际)传感器暨光电产业园(暂定名)。

  据最新消息,长春(国际)传感器暨光电产业园(暂定名)项目一期计划投资75亿元,建设规模90万平方米。园区将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市场化运营”的模式搭建组织架构,即设立园区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和项目投资公司。产业园将围绕传感器产业链整合,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要在五年内形成百亿、十年内形成千亿级规模的国际一流的传感器产业集群。

  长春光机所是新中国在光学领域建立的第一个专业研究所,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的带领下,先后研制出以“八大件一个汤”、第一台国产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国产大型电影经纬仪等为代表的众多先进光学仪器设施,奠定了新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长春光机所先后组建援建了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成都光电所、长春光机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苏州医工所等10余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并为其输送了2200多位各类专业人才。

  始建于1948年12月,经过几代应化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及产业化于一体,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和影响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成为中国化学界的重要力量和创新基地。是国内开展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研发较早的单位之一,不仅在该领域有较深厚的科研积累,也具有较强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具备先进的气体传感器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

  学院前身是吉林大学半导体系,由我国著名半导体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鼎三教授于1959年创建。学院始终面向世界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以光电子学和传感器为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

  成立于2016年5月,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专业从事经营性资产运营管理的全资子公司。长光集团管理长春光机所参控股企业8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企业员工4000余人。业务领域涵盖激光器件、激光加工设施、图像传感、光电传感器、照明与显示、微电子装备、复合材料、卫星研制及数据处理、光电侦察设备、医疗仪器设施等。

  长光辰芯成立于 2012年9月,专注于高性能 CMOS 图像传感器设计研发的专业型公司。公司由一支热爱图像传感器事业、并具有多年 CMOS 图像传感器设计经验的专家团队和技术骨干组成,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的 CMOS 图像传感器。

  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是国内位移传感器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行业内唯一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是国家编码器工程中试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166项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承担光栅传感器行业的全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自成立以来,专注于位置传感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定位服务于中高端设备制造商,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位置传感器技术为基础,以快速为客户提供个性户解决方案为主要经营模式,实现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

  汽车产业应用场景丰富——汽车产业是长春的支柱产业,汇集了一汽解放、一汽富维、富奥股份、启明信息、致远新能、长春一东、英利汽车等公司均为汽车产业链上的领先企业。

  长春市被称为“大学城”,驻长高校超40所,每年毕业生能达到13万以上。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推出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政策措施,2020、2021年连续2年,高校毕业生来(留)长突破了10万。

  另外,据《2021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显示,长春市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第37位,较2018年前进了5个位次。在全国科学技术创新“十三五”成就展上,长春市作为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中仅有的3个代表城市之一应邀参展。今年,长春市推出首部关于科学技术创新的地方性法规,也是“十四五”期间科学技术创新领域首个全局性制度规范——《长春市科学技术创新条例》,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推荐产品

销售咨询微信

闽ICP备20007198号-3